在视频剪辑过程中,序列是 Pro(简称PR)的核心工作单元,它决定了视频的分辨率、帧率、像素长宽比等基础参数。正确设置和调整序列,不仅能提升剪辑效率,还能避免画面变形、音画不同步等问题。以下从序列创建、参数调整、多序列管理三个维度,详细解析PR中序列的操作方法。
一、创建序列:选择预设或自定义参数
打开PR后,可通过四种方式创建序列:
1. 快捷键创建:按Ctrl+N()或+N(Mac)直接调出新建序列窗口。
2. 菜单栏创建:点击“文件”→“新建”→“序列”。
3. 项目面板创建:在项目面板右下角点击“折纸图标”→选择“序列”。
4. 素材拖入创建:直接将素材拖入时间轴,PR会自动匹配素材参数生成序列。
在序列设置窗口中,需重点关注以下参数:
- 编辑模式:选择“自定义”可手动调整参数,选择预设(如HDV )可快速匹配常见格式。
- 帧大小:根据输出需求设置分辨率,如1920×1080(16:9)或1080×1920(竖屏)。
- 帧率:国内视频常用25帧/秒,电影常用24帧/秒,游戏视频可能用60帧/秒。
- 像素长宽比:默认选择“方形像素”(1.0),避免画面拉伸。
- 场序:选择“无场”,避免扫描线问题。
二、调整序列参数:修改分辨率、帧率等核心设置
若需修改已创建的序列参数,可通过以下步骤操作:
1. 右键序列名称:在时间轴面板中右键点击序列名称,选择“序列设置”。
2. 修改关键参数:
- 分辨率调整:在“帧大小”中输入新数值,如将1920×1080改为1440×1080(4:3比例)。
- 帧率修改:将25帧/秒改为30帧/秒,需注意可能引发音画不同步,需手动调整音频。
- 像素长宽比:若素材为非方形像素(如1.0940),需在“像素长宽比”中选择对应选项。
3. 确认修改:点击“确定”后,PR会自动调整序列参数,但已剪辑的素材可能因比例变化而显示不全,需手动调整缩放或位置。
案例:若将横屏序列(1920×1080)改为竖屏(1080×1920),修改后需在“效果控件”中调整素材的“缩放”参数至111%,并微调“位置”以居中显示。
三、多序列管理:套剪、混剪与删除
在复杂项目中,常需创建多个序列实现分镜剪辑或版本对比:
1. 创建新序列:通过上述方法创建第二个序列,设置不同参数(如一个为,一个为4K)。
2. 序列间套剪:将序列A拖入序列B的时间轴,作为嵌套素材使用,便于统一调整效果。
3. 删除序列:在项目面板中选中序列,点击右下角“删除图标”,仅删除序列结构,保留原始素材。
应用场景:制作宣传片时,可创建“粗剪序列”“特效序列”“成片序列”,分别用于素材筛选、特效添加和最终输出,避免单一序列操作混乱。
四、序列与输出的关系:剪辑体验≠最终效果
需明确序列设置仅影响剪辑过程,最终视频质量由导出设置决定。例如,序列设置为720p不影响导出时选择4K分辨率。导出时需在“文件”→“导出”→“媒体”中设置:
- 格式:H.264(通用)、(高质量)。
- 分辨率:与序列无关,可自由选择。
- 码率:推荐CBR(固定码率)或VBR(可变码率),影响文件大小与清晰度。
通过合理设置和调整序列,可显著提升剪辑效率与成品质量。无论是新手还是进阶用户,掌握序列操作都是PR学习的关键一步。




